【
仪表网 会议报道】2025年1月15日,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的《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国家标准计划号:20242590-T-604)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SAC/TC124秘书处单位机械工业
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组织召开,来自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34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仪综所副所长梅恪,SAC/TC124秘书长、仪综所副总工王春喜与会并致辞,会议由仪综所标准化室主任王成城主持。
梅恪副所长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和支持表示感谢,随后介绍了仪综所前期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研究和企业调研工作,强调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是通过量化方式对企业投入产出比、“两提升三降低”等关键效能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是智能制造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发布的《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作为评估参考指标,是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的有力支撑。
SAC/TC124秘书长、仪综所副总工王春喜围绕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了开展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和挑战性,希望起草工作组能够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用户需求,加快标准研制,鼓励各参编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应用验证和宣贯推广。
仪综所标准化室主任王成城汇报了《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国家标准立项背景和编制情况等内容,接着对标准草案框架和内容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围绕智能制造效能评测范围、效能评测指标类型、关键评测指标计算方法和评测流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研讨,交流分享了各自行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的实践及难点,一致认为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标准对于可量化的评估并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建议起草工作组加快推进标准研制并开展行业应用推广。
智能制造效能评测作为定量化衡量企业智能制造实施成效的参考依据,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IEC/SyC SM)全会期间,由仪综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效能评测”国际标准获得各国专家的积极响应,并由仪综所牵头成立了智能制造关键效能特别工作组AHG9,启动智能制造效能测评国际标准的同步制定;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由仪综所牵头制定的《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AMS 182-2024)被明确要求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的参考依据,有效支撑了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专项行动开展,也是《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国家标准研制的重要基础。下一步,仪综所将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国家标准研制和国际标准立项,并联合各行业企业同步开展效能评测标准验证和实施应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新业态的发展。